查看原文
其他

履新丨黄润秋任环保部副部长

成都理工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 2021-06-21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网站15日发布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消息:任命黄润秋为环境保护部副部长。

黄润秋简历

黄润秋,男,汉族,1963年8月生,湖南长沙人,1994年11月加入九三学社,1986年2月参加工作,成都地质学院水文系工程地质专业毕业,工学博士,研究生学历,教授,博士生导师。


1979.09—1983.07 成都地质学院水文系工程地质专业学习,获工学学士学位。

1983.07—1986.02 成都地质学院水文系工程地质专业学习,提前攻读博士学位。

1986.02—1988.09 成都地质学院水文系工程地质专业学习,获工学博士学位。

1988.09—1989.04 成都地质学院水文工程地质系讲师。

1989.04—1993.06 成都地质学院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专业实验室副主任(1992.11评为教授)。

1993.06—2001.09 成都理工学院院长助理(其间:1993.11聘为博士生导师;1996.09兼任水文系主任;1997.04九三学社四川省委副主委;1997.05九三学社成都市委副主委;1997.09兼任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院长;1997.12九三学社中央委员)。

2001.09—2006.10 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四川省委副主委、成都市委副主委,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专业实验室主任。

2006.10—2007.05 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四川省委副主委,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专业实验室主任。

2007.05—2007.12 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四川省委主委,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7.12—2008.01 九三学社中央常委、四川省委主委,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8.01—2013.01 十届四川省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常委、四川省委主委,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2013.01 十一届四川省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常委、四川省委主委,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2014.01 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九三学社中央常委、四川省委主委,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2014.07 四川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院长,九三学社中央常委、四川省委主委,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2016.03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

九届、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七届、八届、十届、十一届省政协委员。


学术研究领域及主要贡献

岩石高边坡稳定性评价:由于我国西南地区所处的特殊地域地质环境,岩石高边坡稳定性问题非常突出,对大型工程建设,尤其是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构成关键制约和重大影响。从80年代中后期承担黄河上游拉西瓦水电站高边坡稳定性研究和三峡工程库区边坡稳定性评价工作起,他就开始了对岩石高边坡稳定性评价技术与方法的探索与开拓。90年代,他先后承担了金沙江向家坝水电站、溪洛渡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雅砻江锦屏水电站、澜沧江小湾水电站、糯扎渡水电站、岷江紫坪铺水电站、三峡工程船闸高边坡、九黄机场高填方体边坡等大型工程的高边坡稳定性研究和相关的国家科技攻关任务。通过多年结合工程实践的不断探索,在深刻认识中国西部地区特殊地质环境条件形成机理及发育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以“地质过程机制分析-量化评价”为核心的学术思想体系,和以“系统工程地质分析”为主体的评价方法和应用技术体系。这一学术思想的核心是以复杂岩体结构精细描述和地质模型建立为基础,以高地应力环境下河流下切及人工开挖等强卸荷条件下的边坡变形-破坏机理研究为桥梁,以阐明高边坡变形破坏的演变过程及其地质-力学机理为核心,从而实现高边坡变形稳定性评价与基于变形控制理论的支护措施优化。在这一学术思想体系下,他创造性地提出了岩石高边坡发育动力学过程的三阶段理论,即伴随开挖或河谷下切过程受应力释放控制的岩体结构表生改造阶段、受特定结构条件控制的时效变形阶段和最终的累进性破坏阶段,并认为岩石高边坡的稳定性控制和支护措施设计关键是将变形控制在表生改造或时效变形的初期。多年的实践表明,这一基本理论符合西部地区岩石高边坡问题实际,得到了有关勘测、设计及工程建设管理部门的认可。这套理论和工作体系先后运用到30余项工程实践,尤其是被西部地区目前已开工建设和进入施工准备的三大水电工程—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雅砻江锦屏水电站、澜沧江小湾水电站的预可研、可研和施工等不同阶段所采纳;通过前后持续近10年的研究工作,回答了不同阶段与高边坡稳定性有关的若干重大技术难题,为工程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这一领域成果获得了200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3年四川省科技杰出贡献奖,另获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

三峡库区及西南地区重大地质灾害防治:崩滑地质灾害是我国西部地区和长江三峡工程库区的重大环境地学问题,不仅带来重大损失,而且也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80年代中期以来,他先后参与了包括鸡扒子滑坡、溪口滑坡、岩口滑坡、宣汉滑坡等著名灾难性崩滑事件在内的20余项地质灾害勘测、评价与防治工作。90年代中后期,他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了《中国西南地壳浅表层动力学过程与地质灾变效应》的国土资源部重点前沿研究项目,并承担了三峡工程库区与重大地质灾害防治有关的一系列国家科技攻关和国土资源部专项研究计划。通过这些工作,基本查明了我国西南地区引发地质灾害的内外动力地质条件,总结了西南地区崩滑地质灾害发育的基本规律,提出了一系列崩滑地质灾害形成的机理模型,尤其是蠕滑-拉裂-剪断三段式模式、软弱基座“挡墙”溃屈机制、强降雨条件下空隙水压力“顶托”机制等的提出对地质灾害的防治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此基础上,他结合三峡库区的实践,重点探讨了降雨和库水诱发滑坡的预报模型和预报判据问题,在深入的现场原λ观测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非饱和-饱和渗流过程的降雨诱发滑坡机理;结合现代数值模拟技术和动态跟踪反馈分析,建立了针对滑坡变形和稳定性预测的GMD模型理论和相应的技术方法,将其应用到三峡水库蓄水初期典型滑坡变形和失稳趋势预测,取得成功。在区域地质灾害评价方面,他提出了较为完整的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和风险管理技术途径与实施方法,并率先倡导了GIS技术的应用。上述成果先后获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

80年代初期他开始将数值模拟技术应用于滑坡地质灾害机制分析;1995年以后,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资助下,逐步形成了一套从复杂地质结构建模,到复杂介质性态和复杂地质环境模拟,最后实现地质灾害过程模拟与过程控制的较为完整的理论与技术方法,成果先后运用于数十项滑坡和边坡工程。他还将非线性理论引入地质灾害分析,从非线性自组织的角度建立了崩滑地质灾害形成过程与机理的量化描述,提出了基于突变、协同等理论的系列灾害预测模型。上述成果推动了工程地质评价从定性走向量化,获2004年教育部提名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黄润秋工作掠影



来源:人民网 中国经济网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网站


新媒体工作室 杨鑫 韦娅/编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